发布日期:2025-03-11 来源:农民日报分享: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推动肉牛、奶牛产业纾困”,并给出一套政策“组合拳”,用以稳定基础产能。面对当下“跌跌不休”的牛肉行情和产业“寒冬”,代表委员们建言献策,共为肉牛产业纾困支招。
作为畜牧业的资深从业者,张莉一直关注肉牛产业发展问题。她告诉记者,近年来,肉牛养殖规模扩大、进口牛肉的增加以及奶牛淘汰后转为肉牛屠宰上市,这三者的共同作用推动了牛肉市场供给量的上升,但与此同时,牛肉消费需求却有所下降。这种供需失衡导致牛肉价格低迷。
“考虑到养殖户和企业普遍面临亏损,今年我更关注中间环节的运输成本问题。”张莉说,以安徽省为例,作为活畜禽跨区域调运的重要中转省,安徽省的畜禽调运量巨大。粗略估算,一头肉牛从东北地区长途运输至安徽省,运输成本在115至252元之间,每斤运输成本为0.3至0.5元,这对不少养殖场(户)而言是个很大的负担。
基于此,张莉建议交通运输部重新启动肉牛运输“绿色通道”,并对其他畜禽品种开展全面评估,分阶段、分步骤试点恢复活畜禽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助力畜禽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昝林森认为,大量进口是近年来牛肉价格大幅下跌的重要因素之一。他分享了一组数据:2024年,我国进口猪牛羊禽肉596万吨,相当于国产总量的6.2%,其中牛肉进口290.85万吨,占到进口肉品的48.8%。
“进口牛肉没有错,但要把有限进口配额给用好、用到位,保护好我国畜牧业基本盘。”昝林森指出,相较于国外大规模养殖方式,国内牛肉生产成本的确没有价格优势,这也客观造成国内肉品价格严重倒挂、养殖信心严重受挫。
昝林森建议,在尊重贸易规则的前提下,可通过调整进口配额和非关税措施,平衡好国内生产者的利益。同时,要对进口肉品质量标准和要求加以规范和提高,惠及国内消费者。
陈恩明发现,滨州大多数养殖场(户)以饲喂黄贮秸秆为主,因为玉米黄贮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为此,他建议,将玉米黄贮纳入补贴范围,对其给予一定程度的补贴,通过降低饲料成本来提振养殖信心。他还建议,优化肉牛养殖贷款政策,将现在的贴息政策由现在的1至3年延长至5年,与此同时开发创新养殖收益险、畜产品价格险等新型险种。
1)凡本网注明“来源:肉交所”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肉交所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400-166-9656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肉交所”,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肉交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3)肉交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4)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