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166-9656
  • 我的账户
  • 下载手机APP

    手机扫码下载
    用手机也能交易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资讯 > 行情分析>十月猪价上涨超预期原因:养大猪留种等因素短期影响!

十月猪价上涨超预期原因:养大猪留种等因素短期影响!

发布日期:2019-10-10 来源:网络分享分享:

收藏资讯

 据文章报道,中国广西南宁一农户养出一头巨型猪,足足有500公斤重,和一头北极熊不相上下,这样的一头猪可以卖到1万元以上。为了填补猪肉供应短缺的问题,饲养更大的猪的想法已经蔓延到全国各地。连外媒都关注到中国猪场开始养大猪,可见养大猪情况的普遍性。

 

中国养猪网

 

  确实,在当下能繁母猪存栏大幅下降,仔猪供应短缺、产能恢复需要较长时间的情况下,压栏、养大猪是短期内增加猪肉供应的最有效途径。如果将原先110公斤出栏的肥猪继续饲养两三个月至150公斤左右,理论上看至少可以增加三分之一的猪肉供应量。虽然随着体重的增加,料肉比会上升,但在目前猪价高涨的情况下,养大猪带来的收益依然是非常可观,所以,很多地区甚至会将育肥猪饲养至200公斤以上。

  

  往年行情偏好的时候,很多小规模猪场和散户也会选择压栏,相对而言,规模企业压栏的情况比较少,但今年不同,压栏已是全行业的普遍情况。

  

  9月份,广东养猪协会发出九大稳产保供倡议,其中有一条就是积极推行“养大猪”措施,提高单头猪出栏体重,增加产肉量。还有一条则是千方百计增加母猪补栏,充分利用现有栏舍,尽快满栏满产。

  

  8月份,国内多家上市猪企生猪出栏量出现同环比双降的情况。国内养猪规模最大的温氏,8月出栏113.73万头,环比降34.35%,同比降幅高达42.68%,规模第二的牧原出栏71.1万头,同比下降36.86%;规模第三的正邦8月销售生猪32.17万头,环比下降42.45%,同比下降28.75%。而日前,牧原、天邦等几家猪企业发布了9月的销售数据,整体出栏量继续减少的趋势仍未明显改善。

 

中国养猪网

 

  对于出栏下降的原因,大部分企业都明确表示除了此前非瘟的影响外,三元留种和养大猪是导致现阶段出栏减少的主要原因。正邦表示,在疫情较为稳定的区域,公司适当放宽留种标准,加大留种和扩产力度;将部分生猪推迟出栏时间,原则上养殖至 150 公斤体重以上再出栏。温氏股份也表示,为增加肉猪供应,公司实行“养大猪”策略,提升单头体重,调整了商品肉猪销售节奏。

  

  此外,9月份,温氏、牧原、正邦、大北农等企业还相继下调了2019年的出栏目标,温氏从原先的2200万下调至2000万,牧原从1300-1500万下调至1000-1100万头,正邦从650-800万头下调至550-600万头,大北农从200万下调至165-175万头。少的下调10%,多的下调超过30%,最显而易见的结果就是4季度猪企商品猪出栏量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养大猪,另一个则是加大留种。根据部分企业发布的信息,近几个月企业能繁母猪数量以及后备母猪数量出现超预期的增长。以牧原为例,上半年末公司能繁母猪不过60多万头,但到9月底能繁已近90万头,后备种猪约60万头,公司预计到2019年底,能繁母猪达到130万头以上。

  

  但是,无论是养大猪和三元留种,其实都是双刃剑,影响是双重的。好的方面是增加未来猪肉供应量,加速产能回升的过程,而不利的方面则是,会加剧现阶段猪源短缺的情况,这或许也是8月以来猪价大涨的主要原因,9月有调控,猪价涨势放缓,但随着调控的结束,猪价必然还会继续上涨。这或许也是节后猪价狂飙的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