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166-9656
  • 我的账户
  • 下载手机APP

    手机扫码下载
    用手机也能交易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资讯 > 行业新闻>拆迁凶猛,猪农反感一刀切:渴望一个理想的养殖环境!

拆迁凶猛,猪农反感一刀切:渴望一个理想的养殖环境!

发布日期:2018-06-30 来源:网络分享分享:

收藏资讯

 “对不起,我现在不养猪了”,“我的猪场刚搬到别处了”,最近几个月,记者们像往常一样去拜访各地相熟的养猪人时,竟然屡屡碰壁,原因倒不是养殖户不欢迎我们,而是很多猪场已经不存在了.....
 

养殖环境

  

  近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禁止环保一刀切的通知。

  

  在2017年的环保风暴刮过之后,许多养猪人一度以为2018年应该可以稍稍松口气。然而从5月份开始,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开始了。而且这次的回头看可不只是看看,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已通报32起环境违法问题,所进驻的10个省区无一幸免。

  

  中央动真格,地方更不敢怠慢,也在加大度畜禽污染的整治力度。近期,一大波生猪养殖场遭处罚、关闭。其中甚至不乏大型规模猪场。广东、广西、江西、云南、海南……不管是传统养殖大省还是新兴养殖区域都不能幸免,也难怪有养殖户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哪里都不准养猪,难道以后我们不吃猪肉了吗?

  

  不吃猪肉显然是不可能的,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国人每年人均猪肉消费量在59公斤左右,也就是说,平均一个人每天要吃掉3两多的猪肉。从总量来讲,中国人对猪肉的消费量占全球一半以上。

  

  既然猪肉继续吃,难道以后都靠进口。这同样是不现实的,即使在猪价高峰的2016年,进口肉屡创新高达到309万吨,但占整体猪肉消费量的比例也还不超过6%。中国人吃的猪肉终究还是得靠中国人自己养。

  

  国家当然不会不明白猪肉生产的重要性,但猪粪的问题国家也不可能忽视。根据农业农村部统计,全国每年产生畜禽粪污总量达到近40亿吨,主要分布在586个畜牧大县。作为养猪大国,猪场粪污处理确实已经成为制约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正面临着猪场污水产量大,处理成本高,污染治理难度大,种养结合不紧密,区域布局不合理等难题。

  

  从长远来说,对养殖区域进行规划应该是整个养猪环保治理的第一步。2016年4月,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将全国生猪养殖划分为四类区域;2016年5月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则明确规定禁养区划分依据。正是依据这些法规,目前全国累计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4.9万个,面积63.6万平方公里,累计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小区)21.3万个。

  

  理论上很有必要的养殖区域规划为何会引起养殖户如此剧烈的反应呢?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重新调整养殖区域规划,特别是禁养区的扩大,的确影响到了部分养殖户的利益,尤其是禁养区这个词本就吸引眼球。但我们必须看到,养殖区域规划里不止有禁养区,也还有重点发展区这种鼓励养殖的地方,国家是明确提出了要保持生猪总量的稳定。

  

  难道养殖户就坚决不愿意搬到适养区,做好环保措施,好好养猪?显然不是。一位养殖大户道出了他的无奈,十年前他的猪场建好的时候,附近还是一片荒郊,政府也很欢迎他来养猪,十年之后市区发展速度飞快,居民区就这么一步步的逼进到了猪场旁边,他也想尽办法投入几百万建设环保设施希望达标。但还是难逃一刀切进入禁养区的命运。真的搬到新的适养区去,就能逃过这个循环吗?

  

  许多养猪人并非不懂环保的重要性。但对于他们来说,可能2016-2020年的规划还是太短了一点,如果能给他们一个十年以上的长久稳定的养猪区域,相信能促使他们更敢于投资,特别是投资环保设施,从而真正建设好一个生态环保的猪场。

  

  毕竟中国人肯定爱猪肉的香味,养猪人同样不喜欢猪屎的臭味。